演練就是實戰,號角就是命令。新年伊始,為切實提升臨沂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應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能力,進一步檢驗生態環境應急監測技能水平,不斷規范完善環境應急監測機制,打造一支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鐵軍隊伍,2月1日14時,山東省臨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臨沂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2021年度首次環境應急監測室內演練活動。本次演練以近年來臨沂市發生的類似環境應急事件為腳本,模擬某企業化工原料貯存罐起火爆炸,消防員迅速撲救,空氣遭受污染,消防水外溢,導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不同程度遭到污染。
本次應急監測演練,首次采取室內模擬,全方位、多元素、系統化開展,內容涵蓋大氣、水、土壤和輻射等多環境要素。旨在通過模擬,理順應急機制,磨礪應急隊伍的快速應對,把功夫下在平時,把成效用在預防,夯實“寧有千次備而不用、不可一次用而不備”應急理念。
號角吹響。啟動儀式上,市生態環境局二級調研員徐敬清指出,此次模擬演練,目的就是為了隨時做好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工作能力,預防在先、預警及時、應對有力,確保能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應對,能在事件發生現場第一時間開展,厲兵秣馬,保持應急監測設備時刻保持狀態良好,隨時用都能拿得出、頂得上,并且確保測的快、測得準,圓滿完成各項生態環境應急監測任務。
指揮有力。為加強對本次演練活動的組織和領導,專門成立演練活動領導小組,健全完善組織架構。領導小組由監測中心主任劉忠林任組長,總工程師王惠勇任副組長,其余副主任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大氣監測組、水質監測組、分析測試組、土壤監測組、輻射監測組、設備保障組、質量控制組及資料組等各專業工作組,各司其職,協同推進,一有預警,隨時響應。
實戰發力。演練領導小組下達應急監測演練開始指令,各專業組有條不紊,忙而不亂,成竹在胸,陸續按次序進入實戰狀態,協同開展各項監測。大氣監測組利用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大氣檢測管等設備監測大氣質量;水質監測組監測水質COD、氨氮等項目;土壤監測組利用土壤監測儀監測土壤受污染情況;輻射監測組則利用輻射測試儀進行監測;此外,設備保障組對電源、防護設備等提供應急保障措施。
成效給力。室內應急演練現場,便攜式煙氣分析儀、水質多參數分析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設備不停運轉,對提前采集的樣本進行測試、監測、記錄……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配合默契,推進有序。最后,材料組根據應急監測進度編制快報,最終形成本次監測報告。
總結蓄力;顒咏Y束,各組自行梳理查擺演練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改進措施,組長進行逐一點評,提出問題不足,敲定改進措施,為本次演練活動劃上圓滿句號。
應急應對是檢驗監測能力的最好試金石,也是打造鐵軍隊伍的最佳磨刀石。下一步,臨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立足工作大局,筑牢核心能力,以此次模擬演練活動為抓手,深挖不足、細找差距,用新思想為“探照燈”武裝自身,用新舉措為“金剛鉆”攻堅克難,要反復推敲措施的合理性,要確保節奏更簡、時間更快、措施更有效,以應急能力的顯著提升帶動整體工作的全面開創,不斷鞏固和提升環境應急監測水平,歷練出一支“拉得出、沖得上、測得準、打得贏”的生態環境監測鐵軍。
臨報融媒記者張曉 胡雪瑩通訊員 楊燕 王呈偉